循環性能對德國陽光蓄電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從宏觀上看,更長的循環壽命意味著更少的資源消耗。因而,影響陽光蓄電池循環性能的因素,是每一個與蓄電行業相關的人員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。
1、水分
過多的水會與正負活性物質發生副作用,破壞其結構,影響循環。同時,過多的水不利于SEI膜的形成,但在痕量的水分難以除去的同時,痕量的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電芯的性能
。
2.正負壓實
正負極壓實過高,雖然可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,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材料的循環性能。從理論上分析,壓實越大,對材料結構的破壞越大,材料結構是保證陽光蓄電池回收的基礎;此外,正負極壓實較高的電池難以保證較高的液體保護,液體保護是完成正常循環或更多次循環的基礎。
3.測試的客觀條件
充放電率、截止電壓、充電截止電流、過充放電、測試室溫度、突然中斷、測試點與電池接觸內阻等外部因素,或多或少會影響循環性能測試結果,此外,不同材料對上述客觀因素的敏感性不同,統一測試標準,了解共性和重要材料的特點應足夠日常工作。
4、負極過量
除了首次不可逆容量和涂層膜密度偏差的影響外,還需要考慮負極過量的原因。
5.電解液量
電解質量不足對循環的影響主要有三個原因,一是注射量不足,二是雖然注射量足夠,但老化時間不足或正負極壓實過高,三是循環電池內的電解質消耗。
6、材料種類
材料的選擇是影響陽光電池性能的第一要素。如果選擇循環性能差的材料,無論工藝多么合理,制造多么完善,電池的循環都不能保證;如果選擇更好的材料,即使后續制造出一些問題,循環性能也可能不會太差。從材料的角度來看,整個電池的循環性能取決于正極與電解質匹配后的循環性能、負極與電解質匹配后的循環性能。
7、涂層膜密度
考慮膜密度對循環的影響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。膜密度不一致要么帶來容量差異,要么是電池繞組或疊層數的差異。對同型號同容量同材料的電芯而言,降低膜密度相當于增加一層或多層卷繞或疊片層數,對應增加的隔膜可以吸收更多的電解液以保證循環,考慮到更薄的膜密度可以增加電芯的倍率性能、極片及裸電芯的烘烤除水也會容易些,當然太薄的膜密度涂布時的誤差可能更難控制,活性物質中的大顆粒也可能會對涂布、滾壓造成負面影響,更多的層數意味著更多的箔材和隔膜,進而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能量密度,所以,評估時也需要均衡考量。